糖 糖 的 四 處 趴 趴 走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旅行日期:2008/10/10~10/14-Day1 旅行地點:日本北陸-岐阜県中津川市-馬籠宿

  從惠那峽離開後,巴士繼續前往的下一個景點是位在岐阜県境內,屬於日本古道其中之一中山道木曾路的宿場之一「馬籠宿」。宿場就是指日本古道中的驛站,提供旅人、商人們可以休息的地方。宿場大部份會以旅館、客棧居多。
  而在「馬籠宿」附近另一個也很知名的宿場,也是同樣位在木曾路上的則是「妻籠宿」。此次旅行團因為在這天觀光的時間不夠多,在領隊兼導遊指出「馬籠宿」會比較值得一逛,且商家也較多之下,就捨棄了「妻籠宿」,只有前往「馬籠宿」參觀。




【前往「馬籠宿」路上的鄉村風景】

  當巴士抵達「馬籠宿」時,已是下午四點多的時候。
  「馬籠宿」其實是一條很有古意的卻是依山坡而建的,領隊為了讓大家逛起來較為輕鬆,就讓巴士選在街道的上入口處,讓我們以下坡方式往下一邊逛一邊走到觀光停車場集合。


【我們下車的地方,就可以看到很有古意的木造建築了,所以大家開始一陣瘋逛拍照的。相片中還出現了木造的巴士候車亭呢!】


【馬路的另一邊就是下坡的馬籠宿街道,此街道路面已改為石板,古意似乎少了一些】






【馬籠宿,上但馬屋。感覺比較像是餐館的商店,不過因為我們抵達的時間已是下午四點多,感覺似乎已準備要關門休息的樣子】


【在上但馬屋旁有條小路,似乎可前往展望台,糖糖利用了一些時間先往上,想看看有些什麼風景的】


【在小路的分叉路邊,出現了這個石像,似乎在北陸地區會較常出現,之前糖糖看日本節目時,才知道這是「道祖神」,也有點類似台灣土地公的神祗】


【初秋時節,日本也可以看到許多大波斯菊呢!在日本也稱為「秋櫻」,可能意謂著在秋天出現像櫻花般粉紅色,數量又多的關係吧!糖糖是這麼猜想。】


【糖糖來到了展望台後,發現還真的不枉糖糖多花點時間走到這,看過的風景是美麗的山景呢!】


【展望台上的石椅上,剛好有一對日本情侶,讓糖糖剛好可以入鏡,增加氣氛,哈!】





  在展望台大約待了五分鐘多左右後,為了把握觀光的時間,糖糖開始往「馬籠宿」的熱鬧街道一邊逛一邊拍照著。
  不過,平常日本商店營業時間都很早就休息,所以四點多的這時間,街道上許多商店也多半休息關門了。當然,大概也是這樣的原因,似乎一路上沒有其他的觀光客,就只剩我們這一團呢!
  這樣正巧讓我們更能體驗古早宿場的那種氣氛。








【杉の屋,名產店】

  糖糖一路往坡道下走並邊拍照,果然發現「宿場」都有個共同點,就是沿路的房子全都是木造為主,且又因日本政府規定「宿場」不能改建的關係,房子全都維持著當初的模樣,所以走在其間的那種氛圍就是很不同。


【穣(みのる),喫茶店】




【穣(みのる),喫茶店】


【這家穣(みのる)的喫茶店還在營業中呢!】


【喫茶 かっぺ ,食事的店家】





  糖糖在「馬籠宿」街上的小路邊發現了這個很古意又很重要的設備。因為「宿場」全都是木造建築,加上「馬籠宿」又是建在坡道上,路面不大,一般消防車可能很難開進來,所以為了必免火災時,消防車沒辦法進來,或是水不夠的情況,就設立了這個消防設備,大大的水桶平時都儲備水,上面放了許多小水桶可以裝水用。這個算是日本古代的消防設備哦!糖糖之前在日本節目上有看到介紹呢!


【路邊民家窗邊種的植物,這個台灣也有類似的或一樣?印象中糖爸家以前也有重,裡面的果實可以吃呢,不過糖糖忘記植物名稱了。】



  「馬籠宿」街道兩邊全都是很有古意的木造建築外,當然少不了種了許多植物。正當糖糖東拍西拍時,對花香較為敏感的糖糖突然聞到一股很清香的花香味,而且香味還有一點點聞過。
  當場讓糖糖就在四周一直觀看,到底是什麼花散發出來的,後來找了許久才發現花香的來源。
  一串橘黃色的小花正散發著迷人的香氣,這個應該就是像台灣的桂花,但可能品種不同,應該屬於「丹桂」吧!因為花色是橘黃色的,日本把桂花稱為金木犀(キンモクセイ、学名:Osmanthus fragrans var. aurantiacus




【除了花香外,沿路也不少樹木和楓樹的葉子開始變色,有初秋的氣氛了呢!】







【近江屋,食事處】




【丸治屋,食事店家,裡頭也有販賣這裡的名產「五平餅」】

▲五平餅(ごへいもち)
  五平餅(日語的"餅"是年糕的意思)是木曾地區與伊那地區的地方料理。與該地區接壤的岐阜縣和愛知縣三河地區也有同樣的"五平餅"。日語雖然叫做"年糕",卻不是用糯米做的,是將粳米飯粒壓扁,用除串穿起來,蘸上醬料汁烤出香味的食品。據說過去每年春天和秋天都供於神前,祈禱豐收以及感謝收穫。
  日文介紹:http://ja.wikipedia.org/wiki/%E4%BA%94%E5%B9%B3%E9%A4%85




【「馬籠宿」上的大黑屋店家,以賣民藝品和食事為主,店家外的那個燈籠名為「軒行燈」,由於在宿場內的建築大都很雷同,所以商店或民宿前都會放置像這樣的燈籠,上頭寫上自家的店名,方便旅人投宿兼照明之用。】


【山城屋,以賣木製品的名產為主,糖糖有進去逛過,還蠻特別的。在這糖糖還買了一張印在木製薄片上的明信片】


【四方木屋,名產和喫茶的店】


【馬籠茶屋,民宿和食事處】



  「馬籠宿」中還有個郵便局,正巧還在營業,於是有打算要從日本寄明信片回台灣朋友們的糖糖,就進去逛了逛,想說來買一些較特別的切手(郵票),貼在明信片上也比較特別。不然若明信片請飯店的櫃檯寄的話,所貼的切手都很普通。
  進去郵便局後,裡面只有三位郵務人員,見糖糖進來馬上就起身歡迎的。
  因為糖糖日語不是很會,只會一些簡單的單字,本來還有一些擔心。還好局內有把特別的切手放在櫃檯上的,所以糖糖當場發現了很多超美的郵票。
  糖糖發現日本的切手大都以手繪圖,以日本各地的風景、花草植物居多。其中糖糖就中意了好幾套切手,當場買了幾張下來。當然也有保留一些是要貼在明信片上的。其中還有一套是以京都四季為主的切手,一張80日圓,雖然超過明信片寄到台灣的郵資,但糖糖還是有買了二份,一份留紀念,一份就貼在寄回給自己的明信片上,哈!
  糖糖在這買的切手以50日圓的為主,不過寄到台灣的明信片要70日圓,所以糖糖另外也買了20日圓的切手為主,用著破破的日語,哈哈…
  也因此這回旅行所寄出的明信片,大部份上面的郵票都還蠻漂亮的哦!有機會到日本,有經過郵便局的話,可以進去逛逛,或許會發現自己喜歡的切手哦!
  (改天再另外把糖糖用剩下的美美的日本郵票相片po上來)


【つたや煎餅堂,專賣仙貝煎餅的店】


【つたや煎餅堂所賣的煎餅之一,這款是愛心形狀的哦!不過因為這趟日本旅行糖糖帶的日圓不是很有餘,所以在第一天中,糖糖不敢太亂買計劃外的東西。所以就沒有買來吃吃看】






【下扇屋,名產店】

  糖糖在這家店內買了許多當地風景的明信片,其中有幾套還是手繪圖的,讓糖糖很喜歡。(糖糖有在收集明信片的習慣,尤其對手繪圖的明信片更愛…哈!)
  當然,糖糖在這家店也買了一些當地名產的小飾品,像是名為「春駒」手機吊飾,一個紅色外表,木製的可愛馬造型。另外,還有北陸高山、飛驒地區另個名產「さるぼぼ(Sarubobo)」


【さるぼぼ(Sarubobo),飛驒娃娃。在台灣也有人稱為猴寶寶。屬於北陸中高山、飛驒地區(驒:ㄊㄨㄛˊ)的名產。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意思,其中紅色代表著一切都好的意思,所以大部份看到的さるぼぼ,都以紅色居多。】





▲千社札(せんしゃふだ)
日語介紹:
http://ja.wikipedia.org/wiki/%E5%8D%83%E7%A4%BE%E6%9C%AD






【茶房 土蔵,米庫改裝而成的喫茶處】




【枡形・水車小屋;這兒也成了「馬籠宿」名景之一】












【花屋,名產店】



  糖糖大約花了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,才大約匆忙把「馬籠宿」沿路逛完,來到了下入口處的停車場,等待其他團員們的集合。在停車場附近也還有一些還未關店的店家(「馬籠宿」的店家,大多營業到晚上五點),糖糖也趁著大家還沒完全集合好前,在附近繼續逛名產店的。
  直到五點十五分左右大家才陸續上車,這時才發現團員中有一對夫妻還沒有來。於是領隊想說可能對方沒有聽到是在「馬籠宿」下面的停車場集合,所以又跑回下車處等,於是領隊請巴士司機開車到上入口看看,她則用走的方式沿路找上去。結果在車子開到上入口也沒看到人之下,又開回了停車場,最後才找到。
  原來這對夫妻原本也以為是要到上入口處集口,所以走回去等,但一直沒有見到其他團員,所以又走了下來,還好在途中有遇到領隊,不然又會錯過找不到人的。

  結束了這旅行中的小小意外,第一天的旅行活動也算結束,接下來則是要來到我們第一天晚上所住的旅館。是位在長野縣茅野市白樺高原,名為「池之平」大飯店,也是長野縣最大型的渡假中心,飯店前還有知名的白樺湖哦!
  可惜巴士開到飯店時,已八點左右。我們連行李都還沒放回自己的房間,就先到飯店的餐廳享用晚餐。


  飯店的晚餐大都是自助式的,提供各種料理,想吃什麼都可以自己拿。其中最讓糖糖高興的是,居然有螃蟹腳,所以糖糖當然也夾了一些來吃。不過可惜雖然是煮熟的,但是可能有冰鎮過,吃起來涼涼的,和糖糖預想的不同,所以糖糖並沒有吃很多。






【滿滿的螃蟹腳】

  糖糖大約花了不到二十分的時間享用完晚餐後,在把行李拿回房間前,因為飯店一樓還有仍在營業還沒關門的紀念品店,所以糖糖利用了時間先去逛了逛,買了這地區的風景明信片。當然,因為外頭知名的景點-白樺湖就在前頭,飯店內也少不了有販賣白樺的明信片啦!


【飯店一樓櫃檯旁的擺飾,還有一個小型的郵筒哦,真的可以投遞的哦】


【因為是在十月份來日本,所以十月份的重要節日-萬聖節的相關裝飾,也出現在飯店中】

  糖糖簡單的逛逛飯店內的商店後,才把自己的行李拖回到這天糖糖住的房間。
  這次糖糖參加的旅行團是只有十八人的小團,本來糖糖還以前自己住房時,會和另一個人同間房間,因為團員中有一組是三個人參加的。沒想到領隊安排房間是那三個人住一間房間,所以糖糖變成是一個人住一間呢!有種賺到的感覺,哈!而且這次飯店安排給糖糖一個人住的房間居然是雙人房哦!房間真的很大呀…(忘記拍房間的相片了…^^||||)
  而這天住的池之平飯店,也是溫泉飯店,其中這裡還有很特別的溫泉是洞穴式的溫泉,不少團員似乎都有去泡溫泉。可惜,糖糖這次出來旅行又遇到生理期,沒辦法去泡溫泉的,哈!
  所以糖糖只好在自己的房間沐浴梳洗,然後利用時間整理今天的戰利品,並且也開始著手寫著要寄回台灣給朋友的明信片,因為數量多,糖糖只好計劃五天四夜的旅行,分四份,每天要寫十張以上呢!  
  就這樣糖糖一邊看電視一邊寫明信片,花了一、二個小時多後才完成。為了明天可以早起到飯店附近逛逛,所以在就寢前糖糖都會先把行李打包好,才去休息,所以那個時間差不多也快十二點了。哈…期待第二天豐富行程的旅行。

~旅行未完‧待續~

★立山楓情白川鄉合掌村 日本北陸行程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0/10 桃園國際機場-->日本名古屋中部國際空港-->惠那峽,搭遊船-->木曾路-馬籠宿-->住白樺湖-池之平溫泉飯店、晚餐(飯店自助晚餐)
10/11 池之平溫泉飯店-->白樺湖-->立山黑部阿爾卑斯山系路線【扇澤-->黑部水霸(無軌電子)-->黑部湖(徒步)-->大觀峰(空中索道纜車)-->午餐-定食-->黑部平(地下電車)-->室堂(無軌電車)-->美女平(高原巴士)-->立山黑部(立山纜車)】-->金澤市-->晚餐-兼見御亭-->住金澤東急飯店
10/12 金澤市-->武家屋敷-->金澤兼六園-->東茶屋街-->千里浜、午餐-海鮮定食-->富山民俗村-->新鮮超市-->富山-->晚餐-日式燒烤
10/13富山-->富山城-->白川鄉合掌村-->高山三之町古街-->飛驒高山祭之森、午餐-陶板燒定食-->免稅商店-->名古屋鐵塔、市區逛街、晚餐-味噌豬排飯-->名古屋
10/14 名古屋市區-->熱田神宮-->名古屋中部國際空港-->桃園國際機場

……★ 旅 行 的 相 關 資 訊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▲馬籠宿
  是一位於日本岐阜縣中津川市(原屬長野縣木曾郡山口村,但在2005年2月時的越縣合併中被編入岐阜縣內)的日本古驛道宿場遺跡,其與隔鄰的妻籠宿一同都是該縣著名的觀光景點。馬籠宿是中山道六十九次(中山道沿線的69個宿場)之一,名列第43次,也是木曾十一宿中位置最南的一個。由於曾經在1895年(明治28年)與1915年(大正4年)時發生過大火,整條老街除了中央的石造階梯與被稱為「?形的隘口之外,皆為事後復原重建。但由於石板坡道旁的老街建築大抵維持了江戶時代的原樣,頗受觀光客歡迎,其中以宿場本陣(主屋)所改成的藤村紀念館(舊本陣 島崎藤村生家跡)是用於紀念生長在此屋、明治時代著名的小說家與詩人島崎藤村,他的長篇歷史小說《拂曉前》(夜明け前)就是以故鄉馬籠作為舞台所撰著的。

  馬籠宿位於長野縣,與妻籠宿相距大約有8公里,都是因旅館聚集而聞名。險山峻嶺圍繞的木曾路,是17到19世作連結江戶與京都的交通要道而發展起來的大路。在入口處沿著石塊造的坡路仍保存有格子模樣的古風民家,完整地體現約 300 年前的江戶時期的街景,所有電線都被埋在地下,地面上看不到一根電線。
  17世紀的德川家康時代,當他完成統一全國大業之後,立即著手整修道路,從江戶為起點,修築了5條道路,妻籠宿、馬籠宿就位『中山道』。中山道全長有540公里,全部設有69座驛站,穿越木曾山脈的部分也被稱為木曾路,木曾路上有11座驛站,馬籠宿、妻籠宿也包含在內。
  馬籠宿為木曾路上最南端的驛站,自江戶數來第43座,也以作家島崎藤村的誕生地知名。自馬籠山頂延續的坡道正好位於由山脊下山的途中,因此馬籠宿是下坡途中的驛站,在日本亦屬稀罕。走在一路下坡的石板路,兩層樓高的木造房屋沿街而立,屋前屋後沒有太多裝飾,繽紛的花卉,簡樸卻讓人流連,仍然轆轆轉著的水車,充滿懷舊氣氛的街道。
  馬籠宿與妻籠宿能發展至今天有接近90萬觀光人次的規模,日本文學家島崎藤村的名著『拂曉前』是背後的推手。島崎藤村是馬籠宿人,生於1872年,祖先代代是馬籠本陣的村長,為當地的望族後代。藤村10歲便前往東京,很少回到故鄉,但晚年出版的小說『拂曉前』即以馬籠宿為舞台,表現了濃郁的思鄉之情。

馬籠宿(MAGOMEJUKU)
  馬籠宿為木曾路上最南端的驛站,自江戶數來第四十三座,也以作家島崎藤村的誕生地知名。自馬籠山頂延續的坡道正好位於由山脊下山的途中,因此馬籠宿是下坡途中的驛站,在日本亦屬稀罕。貫穿驛站的石板路是重新舖裝過的,看起來頗為摩登。比起妻籠宿來,此地樹蔭茂盛,街道的古早味沒有那麼濃厚。
  街道沿著山脊延伸,水利不佳,風勢強勁,常有祝融之災。原有的建築在大火中幾乎燒罄,因此復原情形不如妻籠宿完整。但仍充分保存了驛站的氣氛。沿著坡道蓋的房子一家一家堆砌著石牆,格子窗、貼著瓦片的屋頂、印著店名的藍染掛簾等等,散發著馬籠宿獨特的風情。
資料提供/CTIN台灣旅遊聯盟http://travel.network.com.tw/worldguide/p103824.html

  妻籠、馬籠最特別的地方,是由許多小旅館集合而成的聚落,從400年前的江戶時代起,就編制成「宿驛」,受中央政府管理。從字面上來看,「宿驛」是專門提供住宿的驛站,讓趕路的旅人在長達540公里的山路中,有一個歇腳住宿的地方。在日本各地現仍可見到江戶時代保存下來的傳統聚落,依照居民的身分和聚落的功能,有不同名稱,如「武家屋敷」─武士貴族的住宅群、「職人町」─工匠的工作室與商店,「商人町」─商店街、和「宿驛」、「宿場町」─旅館街。
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kiso-magome.com/
〒508-0502 岐阜県中津川市馬籠4300-1
Tel 0264-59-2336 Fax 0264-59-2653 

▲馬籠宿觀光案內圖




▲中山道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五街道之一(五街道:東海道、中山道、奧州道、日光道、甲州道),也叫中仙道。是從江戶經內陸前往京都的道路。中山道的起點為日本橋,終點為京都三條大橋。日本橋到草津129里,有69個宿場。從草津到三條大橋和東海道合用。
資料來源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4%B8%AD%E5%B1%B1%E9%81%93&variant=zh-tw

★中山道69宿場:維基百科

  中山道又被稱為中仙道,以日本橋為起點,是連接江戶(東京一帶的舊稱)與京都的古道。在交通運輸還靠人力步行的時代,中山道是熱鬧繁華的交通要道,長135里、共經過34個町。
  中山道因為穿越深山,沿途的宿點變得十分重要,依照當時人步行的腳程,中山道上一共有69個驛站,如三留野宿、馬籠宿等,妻籠宿則是第42個──「四十二番目宿場」,因為剛好在中山道和伊那道的交叉點,妻籠宿在江戶時代曾是個非常熱鬧的驛站,它儼然是個匯聚人潮的旅館村,整條街上都是大大小小的旅館客棧。
  隨著時代變遷,明治維新後興建了公路及鐵路,中山道的交通功能便被取代,驛站也隨之蕭條。值得一提的是,當地居民在昭和時代面臨經濟成長的轉變時,卻有共識而且有遠見地把老街建築保留了下來,共同制定了「不出售、不租賃、不破壞」的三大原則,這個發自住民的運動是全日本保護老街建築的先驅,也因此妻籠宿是目前中山道上最具規模的街道古蹟,完整地留存著江戶時代(約為西元17世紀初至19世紀)的面貌。
  中山道的中央,即長野線南部的櫻澤至十曲之間約86公里的部分稱為木曾路。東西挾以木曾山脈和御嶽山(306公尺),是條須攀度溪谷山頂的艱險路線。除了沿著道路的奈良井川和木曾川的一小段流域之外,大多為山林覆蓋。
  中山道上設有69座驛站,其中就有11座位於木曾路內。位於南端靠近京都的便是妻籠和馬籠。

▲木曾路
  以妻籠、馬籠最負盛名,完整保存江戶時代旅館街的原貌,沒有玻璃與油漆的大小間旅籠(旅館)、茶屋、土產店、共80多間鱗次櫛比、形成傳統市集,是日本國家指定的重要傳統建築物保護區。
  沿著木曾川河澗,越過艱險山峰,穿梭山間延伸的中山道之木曾路。昔日為武士商人歇腳洗塵的驛站「妻籠宿」和「馬籠宿」在當地居民的同心協力之下,得以保存維護。這兩處驛站亦因是文豪島崎藤村之名著「拂曉前」的舞台而著名!
  十七世紀初德川家康統一天下,首先著手的便是修整道路。以江戶(東京)為起點規劃了五條道路,並在各道路上設置了為讓旅人歇腳和運送貨物的驛站。其中以連接江戶和京都的東海道(TOKAIDO)及中山道(NAKASENDO)為最主要的道路。前者沿海線延伸,後者則走內陸地區。中山道全程約540餘公里。但是走東海道容易受風雨等天候影響而被迫裹足不前,所以利用中山道的旅人相當多。

▲木曾路十一宿:馬籠宿、妻篭宿、三留野、須原宿、上松宿、福島宿、宮ノ越、薮原宿、奈良井、贄川宿。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a-b-ya.com/kisoji2.html

▲宿場
  宿場,也稱「宿駅」,是舊時日本為了傳驛系統所需而於五街道及脇往還上設立的町場,相當於古代的驛站或現代的公路休息站、服務區。隨著鐵公路的發達,失去功能的宿場多已不復存在,只有少數仍保存舊貌而轉型為觀光區。
  宿場的建設遠從奈良時代之前即已開始,近代的宿場則為關原之戰後的江戶時代,在德川家康的指示下進行系統性的規劃整建。首先由最主要的幹道東海道展開,之後擴及中山道、甲州街道等。1601年東海道上由品川到大津定出了53個宿場,即所謂的東海道五十三次。53個宿場中最後完成的是庄野宿,落成時已是1624年了。宿場的機能一直持續到明治時代,由於路上交通已轉為鐵路運輸,宿場才因而沒落或轉型。

  宿場是為了完善傳驛系統而建造的,因此和一般村落不同,有一些特殊的設施。
  問屋場:備有政府的驛馬和信差,以便接替與換乘。不足時會向宿場周圍稱為「助鄉」的村莊徵調。
  本陣:專供武士、官吏宿泊的場所,常常是指定當地富有人家的宅邸做為本陣。
  脇本陣:比本陣次一級的宿泊場所,主要也是供武士、官吏休憩之用,不過有空間時也會提供給一般旅客使用。
  高札場:立有告示牌,傳佈幕府政令的場所。
  旅籠:一般旅客用的宿泊場所,附餐食。
  木賃宿:也是一般旅客用的宿泊場所,但不附餐食,備有炊煮設備供旅客自炊。
  茶屋:販賣茶水、簡餐、酒等的餐飲店。
  助鄉、本陣、脇本陣等因為具有提供公家勞役的義務性,而且很難從中牟利,所以幕府也會給予這些地方一些特別的恩典以為奉公的回饋,例如地租減免、食米支給、優惠借貸等,這也是幕府為了確保傳驛系統穩定持續的配套措施。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糖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